如何「調」出好聽的大鼓
每個鼓手,都曾歷經不知如何調整大鼓音色的階段。導致大鼓音色不好聽的因素有很多,大部份都能經過簡易的調整來解決。其中,大鼓的調音(tuning)絕對是最難學好的一環,這當中的知識,包含從鼓槌打擊面,到開了一個洞的底皮,甚至鼓槌的高度也會影響到大鼓發出的聲音。另外,在鼓身裡塞入枕頭或棉被,可以適當吸收大鼓的震動,讓你的大鼓點聽起來比較有punch。要踩出好聽的大鼓音色,上述這些條件都必須注意。
大鼓的調音
大鼓調音的方法,與小鼓,tom等其他部分一模一樣。基本上,鼓皮各點的張力一定要平均,這樣一來,不管你的鼓槌落在鼓面上哪一個點,都會發出相同的聲響。這對踩雙踏的鼓手尤其重要,因為你的兩個鼓槌就是會落在鼓面上兩個不同的地方。在鎖上打擊面的時候,記得別鎖得太緊,因為這樣鼓皮比較容易破掉,而且大鼓的聲音聽起來會「啪啪啪」的。相較於其他鼓,大鼓的鼓皮能承受較大的撞擊力道,所以鼓皮要鎖得比其他鼓鬆一些。但是當然也不是越鬆越好,鎖得太鬆你的鼓槌很可能直接穿刺你的鼓皮。鬆緊程度的拿捏,大概是鬆到能按壓進去,但在踩鼓時,鼓槌不會在鼓面上留下凹痕的緊度就對了。
再來是底皮(響應面),你可能會發現,有些鼓手是不在大鼓上裝底皮的。然而,底皮能控制空氣的進出,通常有修飾聲音的功能,它的調音雖然重要性不如打擊面,但也不容小覷。這裡的準則,就是將底皮鎖緊,使它保持平整。如此一來,你的大鼓就能得出好聽的低頻。
調整踏板
只要一個小小的細節,比如說,鼓槌的高度不對,就能讓你的大鼓音色付之一炬。好消息是,調整踏板非常簡單,只需要一個鼓鎖,再花上一點點時間就夠了。首先,若鼓槌的打擊位置偏離鼓皮中心,聲音聽起來就是不平均的,這跟大鼓的發聲原理有關:大鼓是利用空氣的推進,將空氣打進大鼓,來發出聲音(像龜派氣功),所以,如果鼓槌不是打在正中心,就無法得到最大量的氣流,聲音就會聽起來有氣無力。這就是為什麼最好的打擊點,是在整個鼓面的中心,也是你鼓槌應該設定的高度。如果是雙踏鼓手,也請你把兩個鼓槌都調整到離中心最靠近的位置。
塞入枕頭或其他填充物
因為太轟太震,許多鼓手不喜歡空空的大鼓發出來的音色,其他人則是不喜歡空大鼓鼓面的觸感。針對這個問題,最快的解決方式就是塞入枕頭或其他的填充物,市面上也有在賣一些專門的填充物。這個方法能有效的吸收鼓皮的震動,並將空氣留在鼓身裡。如果沒錢買的話,拿家裡的枕頭來塞就行了。把底面的鼓皮拆下來,放入枕頭後,再把底皮裝回去。值得一提的是,枕頭的大小和擺放的位置都會影響大鼓發出的聲音:太大的枕頭會過度吸收震動,你踩的大鼓聽起來就會太小聲,太小的枕頭則是相反,無法有效吸收多餘的震動。所以,最好能多試試看擺在不同的位置,及不同尺寸的枕頭,去找到最適合的聲音。
值得注意的細節
最後,有一些小祕訣能幫你把音色處理得更細膩。首先,你可以在鼓皮上,鼓槌敲擊到的地方,貼上一片膠帶(補丁)。這個動作除了讓鼓皮更加牢固,也能有效吸收並控制鼓皮接收到的震動。通常買大鼓鼓皮的時候,補丁都會直接附在裡面給你,如果沒有附也沒關係,因為它很便宜,在一般樂器行也都有賣。
再來是底皮的部分,如果你原本的底皮沒有開洞,那就自己割一個出來吧。這麼做的好處是:第一,很簡單,塞枕頭的時候比較方便!第二,可以讓更多的氣流通過,幫助聲音的傳遞。精確的描繪出一個圓形後,再用刀子割開即可。要注意的是,那個洞的直徑必需小於約12.5,大於約7.5公分。
總結
如果都做到了以上這幾點,而大鼓的聲音還是很難聽,就不用太自責了,因為這通常跟你打鼓的空間有相當大的關係。不同的空間會帶出不同的音色,或是砍去某些特定的頻率。所以,在你決定把大鼓扔掉以前,先試試看用麥克風收音的方式,由耳機去判別大鼓的音色。或者是,換一個房間打打看,你會很驚訝竟然換個空間能差別這麼大。不管如何,試試看以上教的這些方法吧,就算你原本踩出來的大鼓音色已經很好聽了,這些訣竅還是會有修飾的效果,使你的大鼓音色更精緻。
處理好大鼓的聲音能夠讓整體的演奏聽起來更清晰乾淨,不會模糊不清甚至轟轟的。尤其當你在solo時想要強調大鼓的部分,或是在追求heel-toe的顆粒感時,擁有清晰乾淨的大鼓音色就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