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o Time 巡迴講座最終站 🥁✨

💥「鼓技再炸,如果身體撐不住,照樣可能翻車收場。」

這不是開場白,而是每一位樂手遲早都會體會到的真實。

 

由 Bro Time Studio 主辦、這球音樂教室協辦的巡迴講座,來到了重磅終點站——🚇

我們邀請到金曲級製作人Matt許主携&血肉果汁機鼓手 / 專業物理治療師陳彥文,帶來一場極少數專為「鼓手的身體」而設的講座。

 

這場兩小時的內容,從音樂實戰經驗出發,搭配科學角度的身體解析,不只讓現場同學聽得津津有味,也讓每位打鼓的人開始重新思考:「我的身體,能不能支撐我再打十年?」

 

🎧不只是技巧|更是肌肉記憶背後的科學

講座第一段,陳彥文老師先從常見的鼓手傷害問題談起,包含手腕痛、肩膀卡、下背不適⋯這些現象幾乎所有人都有過,卻常被忽略,他用實務案例講解,如何透過肌力訓練、動作控制與伸展方式,讓身體恢復穩定狀態。

 

在場同學也透過現場動作示範,發現自己平常練鼓時根本從沒注意過的發力位置與姿勢問題。

 

特別的是,彥文老師身為物理治療師,同時又是每天實戰的樂手,他不只講理論,更能直接指出:「你卡的地方,90%可能就是這個肌群沒打開。」

🥁從擺設到暖身|連你的鼓組位置也藏著身體密碼

第二段進入人體工學與鼓組擺設的專題——這一段讓大家直呼「超實用」。

 

從椅子高度、雙腳踏板的角度、上肢手臂的範圍,到鼓組與銅鈸的排列方式,講師們逐一分析:「擺錯位置其實不是小事,而是你身體負擔累積的起點。」

 

不只是擺設,講師也分享了演出前暖身流程、恢復訓練方法、如何判斷動作是否正確發力等知識,整合出一套「讓鼓手能長期演奏」的完整觀念。

 

🎙製作人視角|音樂人要學會和自己身體合作

在最後一段 QA 中,Matt許主携從製作人的角度出發,補充了「身體狀態對錄音、演奏穩定性」的重要影響。

 

他提到:「很多樂手演奏卡住,不是技巧問題,而是因為身體根本沒準備好。」

 

作為一位長期和樂手共事的製作人,他分享了不少錄音現場遇到的真實情況,讓同學們笑中帶驚,也反思更多。

 

✨我們學會了|不是打得爆才強,而是能撐得久

講座最後,在一片收穫與反思聲中落幕。

無論你是剛起步的鼓手,還是已經征戰舞台多年的樂手,這場講座帶來的不只是知識,更是一種提醒:你的身體,值得你更細緻地對待;你的演奏,也值得更長遠的準備。

 

感謝所有參與的學員,也感謝Bro Time Studio帶來的精彩內容!

未來,這球音樂教室也將持續為您打造更深刻、更實用的專業講座,陪你一路打下去!

 

Bro Time 巡迴講座第一彈精彩回顧👈🏻👈🏻

 

_

這球爵士鼓課程介紹👈🏻👈🏻

暸解課程費用與專人為您解說👈🏻👈🏻

_